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攸县地名】新市,耳熟能详的著名诗篇出自这里

  • 在你的世界走不出去#
楼主回复
  • 阅读:22731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26 15:03:30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攸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新  市


新市之名,在攸县名气较大。


其一,地名古老。南宋杨万里有《宿新市徐公店》的著名诗篇。杨万里为江西吉水(今吉安市)人,当今有人考证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他由赣州司户升任湖南零陵丞,从吉水出发,经莲花,翻过湘赣交界的山斗岭,经漕泊至鸾山,乘船而下至湘江,途经新市时宿于一徐家客店,见田垅油菜花开一片金黄,孩童们在油菜花间追蝶,诗兴顿发,挥笔徐家店铺墙上赋诗一首:“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由此可见,新市的地名至少存在850多年。


其二,新市垅,是攸县最大的江河平原,它是攸水下游平原的代称,地域包括今从罗家坪,至丁家垅和界江,号称10万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攸县最大的稻米产区。


其三,旧时的新市,是攸县第二的繁华之地。新市濒临攸水,又处于攸县的中心部位,在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历史时期里,这里是攸河的重要口岸。明代,这里是县域重要农村交易市场。到清代,已成为攸县五大集市的中央集市,在攸河西岸河堤,形成一条街道。清咸丰元年(1851),衡山石湾(今属衡山县)人刘鸿祥来新市开办万盛商行,生意昌盛,万盛商行声名遐迩。人们都把商行的字号当老板的名字,称刘万盛,其本名刘鸿祥反而不为人知。民国初年,刘鸿祥将新市长900米宽4米的街道,全部用规格一致的花岗岩长方条石铺垫。民国10年,万盛商行发行货币。民国后期,新市街分为上街、下街,有300多名住房和商户,100多人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南杂、布匹、五金、百货及五行八作艺匠加工生产的作坊应有尽有。水上运输业尤盛,新市码头旁建有颇具规模的木帆船制造厂。在新市市场旁建起了戏台,逢墟之日,请戏班唱戏。街中心有小广场,每日赶早市,非常热闹。新中国成立后,民众购买力提高,更显繁荣景象,陆运取代水运后,繁华渐次衰退,现今称之为新市老街。


新市地名,原为小市井,后为小集镇。1947年设立保,取名新市,地域包括后来的新市、明江、枫林3个乡。1950年3月设立新市乡,1953年3月称新市镇,7月撤销。1959年1月将和平人民公社改称新市人民公社,地域还包括今大同桥镇。1961年3月析出大同桥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新市乡,1985年8月改称新市镇。从1961年3月至2007年2月,新市范围包含今新市、新中、福寿湾、大桥头、光明、回龙、新联、庚子、桐梓、桐树、山门、文和17个村和1个南北街社区。


攸河在新市境内有近10公里,过去只有在新市有老街建有一座长110米、宽80厘米、高约6米的木桥。有龙家场、易清潭、吕家陂3个渡口。筑有王赵陂、大漠陂、新陂引攸河水灌田。1966年动工建成4拱长123米的新市石墩桥,将民国初年铺设在新市老街街面的长方体花岗岩全部挖来铺在桥面上。1983年改造扩建,实现桥坝合一。1992年后,吕家坡、龙家场、易清潭三座大桥先后建成,均为混凝土钢筋结构,可供载重汽车交错行驶。从此结束了靠船渡过河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整修陂坝,兴修山塘水库,疏通渠圳,1968年南干渠、西干渠贯通,1984年新市河坝建成,实现农田自流灌溉,1999年,攸河新市段全线改造,裁弯取直,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新市垅告别了水旱困扰。2008年,国家投入巨资,将新市垅万亩农田平整组合,机耕道、各大小水渠、田埂全部水泥硬化,改造为适应大型农机耕作的现代农田。新市被列为国家企业综合开发区、国家大型优质稻展示基地、农机项目推广示范区。21世纪,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已组建腾飞、新兴等水稻种植合作社,江华、惠农等农技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有种植大户1200家。山门村村民傅和平,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承包水田1200余亩,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近十多年来,镇域农业产业化形成6大基地,即万亩优质稻基地、2000亩杂交水稻基地、1000亩油菜示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2000亩瓜果种植基地和1000亩棉花基地。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这里有县办的新市农场、新市良种场,原湘潭地区和现株洲市办的新市财贸农场、新市罐头厂、新市劳动教养管理所、地区财会学校。原县新市良种场停办后,2001年集中安置三峡移民74户314人。在县、市企业引领下,新市企业迅速崛起。利用西部丘岗地广的条件,开发山地,进行油茶、花卉、果林、苗木、药业、养殖等方面的科研和生产。1976年,国家科委将新市西部山区列为万亩油茶速生高产示范基地。1992年,新市与湖南农学院共同开发无性系优质良种嫁接油茶林取得成功。经国家农业部鉴定,将新市定为“国家无性系嫁接油茶供种基地。”2002年,引资开采玄武岩矿成立了明鑫玄武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500万元,开发采矿面积2.53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60万吨。产品被京珠高速、上瑞高速、衡早高速、邵水高速、衡炎高速、长沙绕城高速等工程采用。


今新市镇行政机关所在地—桐树下,系攸县南北驿道间12大递铺之一。民国18年(1929),攸醴公路通车,公路贯穿桐树下,并在此设立客运售票所。但很少汽车过往,至1949年仍只有几栋茅房和一家简陋的客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攸醴公路多次拓宽、降坡、裁弯取直,106国道桐树下地段和新大(至原大桥乡)、新银(至银坑乡)、新文(至文和村)三条县道连接。1972年,新市公社机关从新中迁至这里燕子窝,湘东铁路在桐树下设客运、货运站。1973年,新市市场从原新市老街迁至桐树下之后,供销社、粮食、银行、邮电、电力、公安、法院、医药等部门都在此设立下属单位,桐树下便成为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镇区以106国道为中轴,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形成“一纵(中心大道)、五横(新文路、新大路、新银路、市场路、新政路)”的街道格局。镇区有工商企业16家,商户566户,有机关、学校、文体、农牧业服务等单位27家,常住1500多户5000多人口。


新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有新市老街人王玉仙著有《四诊总诀》《方海医案》《药性歌赋》《壶天新方歌》等医学著作,对我国医学宝库作出了贡献。1926年秋,有攸县乙种师范学生周允怀、蔡元培、刘政安、陈向民、周华林等,于新市老街永灵寺组建攸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发动和领导农民打土豪除恶霸,开仓济贫。有黄埔军校学生、早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友章,他在苏联留学期间,遭受两次不公正处理,平反后回国又在“文革”中受打到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担任了部级职务。有吴仲华、吴文斐等27位烈士。有建国前夕加入地下党组织的陈向民、易晚珠等。有建国后走上省、地级单位和县领导岗位的龙玉兰、易晚珠、谭开云等。有在中国教育管理学会任职的刘逢吉,在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领军人物、陕飞集团的老总欧阳绍修。有攸县戏剧界的著名艺人刘金生、周菊芬等。有省市农业劳动模范易月英、易福元。2005年,新市回武村株形组在广东打工的女青年张喜英,获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大赛民族唱法金奖,演唱曲目曾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


2007年,新市镇与钟佳桥镇合并。新的新市镇如一条春蚕横卧于攸县中部。


刘正平  颜家连  王厚成

?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