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攸县地名】丫江桥樟树下

  • 糕富帅#
楼主回复
  • 阅读:4044
  • 回复:0
  • 发表于:2019/11/16 15:13:45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攸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樟树下


樟树下因一株千年古樟而得名。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原来的古樟需5人牵手才能合围,树冠枝叶茂盛,树荫覆盖面积有800平方米。可惜,在大跃进年代古樟被砍,作为大食堂灶膛的柴火用,据说,这棵樟树整整烧了一个月。


古时的樟树下属擢秀乡仙桂里城坤社,后为共都樟树下团。民国时期为洞井乡共都第四保,即以樟树下为名称樟树保。1950年3月,设攸县第三区樟树乡,1958年9月属丫江桥人民公社仙石大队,1959年3月从仙石大队析出成立樟树大队,1961年3月属大桥公社,樟树大队分为塘陂、团仓、头度、新江四个大队,1984年4月改为塘陂村。2011年4月塘陂、头度、团仓三个村合并称樟树村。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过去的古樟浓荫下是个大屋场,住有20多户易姓人家。这里的房屋三进三厅,十栋九间,有天井,有耳房,左右还有横厅堂侧房,大小房间近100间。青砖灰瓦,飞檐高啄,气势宏伟,具有明清建筑特色,室内廊道曲折通幽,下雨天串门不会湿鞋。进屋场要经过两道槽门,外槽门是高大的石牌坊,门联为:“为名乎,为利乎,苦苦辛辛,清风两袖;是得也,是失也,堂堂正正,狷介一生。”这是易氏祖宗的族训。内槽门为麻石门框,硬木门叶,开团关锁方便,与高大的围墙相配套,起防盗作用。那时,该屋场人气旺盛,书翰墨香,人才辈出。湖南省农委原主任易铁凡,主任工程师易湘凡,上海国棉二厂原厂长易启荣,醴陵一中原校长、湖南农学院湘潭分院院长、省诗词楹联学会常任理事易森荣,湖南商业学院原党委书记易大同,《长沙晚报》原总编辑易绍成等,皆出生此地。20世纪70年代,此屋场连同两道槽门先后被拆毁,农户各自独立建房。


樟树下原来有座五拱石桥,后因年久失修而坍塌。抗日战争时期复建为三拱石桥,当地一爱国志士给其命名为:“从醒桥”,意欲唤醒国人抵御外侮。40余年后,石拱桥被毁,两岸居民一度困于一水之隔,为解燃眉之急,后人在原桥墩上改修平板桥,怎奈桥面狭窄,事故频发。2005年,民众齐心协力,解囊捐资,修建一座新桥,改称为“便民桥”。为不忘醒悟之心,故以“众醒”二字作桥联:“众口为碑,功铭青史昭日月;醒世有典,德泽后人著春秋”。


“众醒桥”桥头南面,有两个大屋场,分别住着易姓和阳姓两组人口。旧时在封建宗族势力的影响下,两姓常常发生矛盾纠纷。易氏是望族,势力大,而阳姓崇尚武功,建有凤凰台演武坪。易姓为防止和阳姓发生纠纷,修起一堵大墙,小地名叫城墙脚下。这样一来,两姓变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1950年土改时,土改干部召集双方和谈,教育大家要以团结友爱为重。从此两姓言和,化干戈为玉帛。于是土改干部给两个屋场分别更名,易氏的“城墙脚下”改为新城,意思即建成新村,阳姓“演武坪”改为“常余”,意即年年有余。


樟树下还有个地方叫塘陂湾,名称比较古老。过去,这里的人们曾在穿村流过的大江中建了一座石陂坝,用以蓄水灌溉两岸农田。以前,逢干旱之年,为争水常发生纠纷甚至械斗流血事件。为平和这个纠结,有人倡导在陂坝附近的田垅里挖一口大池塘,丰水季节引陂水灌满池塘,蓄水抗旱。人们叫这座石陂和塘为塘陂,又称“塘陂湾”。石陂及水塘虽早已湮迹,但地名沿袭至今。与塘陂湾隔江相对有个地方叫邓家湾,是因明朝末年从醴陵迁来的邓姓人家定居而得名。樟树下自古以来,民间艺人多,打锣鼓、唱戏、棕匠、窑匠、木匠、锯匠、漆匠、理发匠都有,祖传父教,技艺高超,各自作为谋生手段,养家糊口。时代发展了,现在这里许多行业已被淘汰。

龙新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