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家书情切切,往事意浓浓

  • 艺为欢
楼主回复
  • 阅读:60545
  • 回复:0
  • 发表于:2018/8/4 22:44:08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攸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家书情切切,往事意浓浓

[艺为欢 2018-8-4]



         这段时间,五妹、三妹夫都在找我收集家书、家训、家规,甚至家校群里也在通知,我一听,倒是挺有兴趣,我虽然没有资本、没有精力去专业收藏文物古玩,但邮票、粮票、钱币等小物件还是收藏不少,尤其自己身边的东西一直都在好好地珍收藏着,同学、朋友、家人的书信、名信片、老照片更是满满一大箱。2日,我再次回到乡下,径直来到楼上书房,轻轻打开那副尘封暗红的木箱,里面封装的是一段段记忆,一句句问候,一声声祝福,细细翻阅着这些斑驳泛黄的书信,上面记载的是一种种眷恋,一丝丝感动,一片片情怀……



        这应该是目前所找到的我的最早家书了,时年仅十岁,写给在十余里外的乡中心完小念书的哥哥。



        这是一封爷爷(桂生)奶奶托五妹(易丽)代写的家书,这时我(已更名威环)已经念大学一个月了。记得那天早上,为赶早班车,天还未亮,哥帮我托箱子,爸妈在后面燃放鞭炮欢送,甚至已届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也都起来了。家人虽一直喊我小名,但因太土无法用文字表达,所以直呼我大名,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以我的新名字称呼。

        信中父母最担心的仍然是我的病。因当年高考,压力巨大,环境恶劣,吃睡困难,不幸染上了严重的痨病,身体极度虚弱,一度瘦到只有九十余斤,临近高考还一个月,医院强烈要求我住院治疗,父亲更是心疼地劝我“不要学了,留着命回家”,但我岂会放弃?尤其时任班主任也是坚决挽留——因学校已经预算好了我是重点大学的名额之一。无奈,父亲只好请来了外婆到离学校附近的她堂弟家里专门为我做饭,经过边吃药治疗,边改善伙食,我的病情逐渐稳定,睡眠有所改善,抱着病体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虽然与期望相差遥远,但也算是了了自己及家人们的一番心愿。假期中妈妈天天为我炖泥鳅、熬药、补充营养,身体恢复较快,但因仍未痊愈,所以离开家后,他们仍然非常挂念。 




        这是我到校后写的第一封家信,当时因为在搞军训,每天早晚安排得满满的,没时间写信,所以拖到军训后。因我病体未愈,家人不仅担心伙食不营养,而且害怕学校的入学体检,万一检出来了,被学校劝退,那该怎么办?我也一直胆战心惊。还好,通过假期中的的积极调整,身体恢复得很快,体检并没检出啥问题,让我松了一口气。







        这是哥刚考入大学时给我写的一封信。哥哥成绩历来优异,兄弟俩都考入了一中,他高三,我高一,他成绩虽然相当不错,可惜当年高考他考得并不理想。信中介绍了当时去学校的过程、学校的大概情况,尤其最后还不忘向我介绍一下当年北京亚运会的战况,因为我也酷爱体育。





        这是六弟一九九六年从部队寄回来的家书,六弟卫校毕业,赤脚医生,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被分配在河南获嘉县某部队服役,复员回来后,又到湘雅进修,因医术精湛,他一直在医院担任主治医师。我们非常佩服六弟的一笔好毛笔字、好钢笔字,他也经常帮家人、邻居们写春联。

        遥想当年,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打磁卡电话不仅话费贵,而且还要预约,家书一封成了关山阻隔的亲人间联络的主要方式,而随着当今信息时代的到来,写信几乎已经成为了历史,遗存的那一封封家书更显弥足珍贵,捧在手里,有鼓励,有期盼,更有壮志,都是那么沉甸;看在眼里,有祝福,有问候,更有柔情,都是那么暖心。

        历历往事,随着季风的吹拂,已经在记忆中慢慢散落,而唯有他——我的家书——寥寥数语,装载着片片记忆,记录着多少家事,仍然静静地躺在那箱子里,陪着我,温习岁月,挤满思念,在我的生命中传承情感、散发芬芳……


[作者:易威环,字大斌,笔名艺为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教师,民革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株洲易氏联谊会秘书长,湖南君度信息科技系统架构师。爱好散文、诗词、楹联、音乐、竹笛、收藏、摄影、公益、徒步等,曾荣获青年歌手大奖赛冠军,有大量原创作品在各媒体上发表。]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