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中元回乡偶记

  • 艺为欢
楼主回复
  • 阅读:82826
  • 回复:0
  • 发表于:2017/9/7 22:55:39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攸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元回乡偶记

【艺为欢】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称“鬼节”,传说该日阴槽地府放出全部鬼魂,而民间此时恰有农作物成熟,可以用新米等祭供先祖,向祖先报告收成,供奉时行礼如仪,中元节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未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攸县人对清明“祭祖扫坟”并不感冒,而是通常将“扫坟”安排在年底进行,“祭祖”在中元节举行,中元节在攸县本地俗称为“七月半”“接祖”或“接公公婆婆”【注:公公婆婆,指爷爷奶奶,泛指先祖们】,人们对这个节日重视之程度、举行之隆重不亚于春节,在外游子抱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纷纷从全国各地返乡,缅怀自己的先祖。

        七月十四日,我一家三口回到了乡下老家,门外坪上满是鞭炮纸屑,厅堂神龛下的方桌上立着祖父母的遗照,旁边点着油灯、烧着香、三杯酒、水果,气氛肃穆,母亲领着灿点燃香、烧了纸钱,拜了三拜。

        遥想当年,每当七月半,祖父母安排五个儿子,从初十开始接进,每家轮一天,正好十五送走。这段时间里,伯母婶娘们都充满激情、竭尽所能烹出美味佳肴、轮流供奉,平时饥不饱腹的我们也趁机傍着“公公婆婆”大享口福,鞭炮声天天响不绝耳,美食餐日日吃不离嘴。每日三餐“下饭”时必须先供祖宗们享用,并且要保证绝对新鲜,“下饭”前要放鞭炮、烧香等,敬奉一段时间后,再将饭倒回饭锅搅拌后才能吃,否则吃了会没有记性。在烧香时,孙辈们站成一排,齐跪齐拜,气势磅礴、热闹非凡,大人还要我们跪拜时默念:祖宗保佑我会学书。那时还听大人们神秘地讲:“火焰”低的人可直接看到鬼,而“火焰”高的人坐在“熬酒甑”【注:一种蒸酒用的木桶】中也可以看到,还举例某某看到了鬼呢,我们小孩都信以为真、非常害怕。在“接祖”期间,还要为每位逝去的亲人封衣包、钱包等,在包上写着收件人、寄件人的信息,尤其不要忘记封钱包给“车夫力士”,他们就如现在的快递员,负责将包封送到阴间亲人们的手中。小时我算是长辈眼中的“读书人”,尤其对这些乡土文化有深厚兴趣,所以每年的包封基本上是由我来书写。

        十五日晚上,祖宗们一年一度回家的期限已到,需回归阴槽地府了,等他们酒足饭饱后,我们就开始送他们上路了,这时由一长者双手捧着用筛子装好的所有衣包钱包在前面带路,我们手里捧着香火,排着浩荡的队伍,一路放着鞭炮送到野外,将包封全部烧了,整个过程不能讲话,尤其返回时,千万不能回头,否则鬼又会跟回来,据说当晚用于烧包的稻草在县城成了“洛阳纸贵”的稀缺资源!而今祖父母都已作古,大家庭各分支也越来越大,祭祖活动只能各家独行,场面都冷冷清清,我们再也体验不到曾经的那种温馨热闹的氛围了。

        七月半祭祖,看似是封建迷信活动,但它是世人缅先祖、尽孝道、认宗亲的一个重要节日,正是因为无数小家庭对“根”的认同、对先人的敬拜,才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认祖寻根、情系桑梓”的强大凝聚力,从而保障了中华文明的经久不衰、璀璨辉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