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若亲人重病治愈无望 身为家属,该如何选择?

  • 群群17774485232
楼主回复
  • 阅读:2970
  • 回复:0
  • 发表于:2017/5/12 12:28:14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攸州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今年3月,琼瑶公开发表写给儿子和儿媳的长信,说如果自己病重,不要插管不要电击,希望有尊严地死去。4月底,琼瑶再次发文,对自己中风的丈夫平鑫涛接受插鼻管治疗表示反对。这篇文章遭到继子女的反驳,对方称哪怕有一点希望都要坚持治疗。


这件事很快成为网络焦点,不少网友就亲人患病难以治愈后,是坚持治疗还是放弃展开激烈的讨论。记者也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他们大都表示,与至亲之人感情至深,无论以什么方式,都会送亲人到最后一刻。

故事:

讲述人:王先生 55岁

癌症晚期父亲去世前一天 他听从医生建议放弃治疗

王先生的父亲是2013年去世的,终年86岁。去世前因为患前列腺癌住院,检查出来时,已经到了晚期。在医院,老人家陆陆续续做了10次化疗。得知自己只有3个月的生命后,老人家跟儿女提出回家的想法。

“我知道,他是想最后一刻在家里,这样也算落了根。”王先生说,在得到医院的同意后,2013年春节前,他们将老人接回老家,一起过了春节。

“我们知道爸爸要离开,可是到了最后一刻,我们依然痛苦万分。”王先生说,父亲去世前一天,身体状况突然转差,他们请来了医生。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放弃去医院,老人在睡梦中离世。

“面对至亲之人离去,每个人都会痛苦。”王先生说,还好父亲走的时候是安然的,并没有承受太大的痛苦。

讲述人 :谭女士,49岁

公公生命的最后一刻 是在抢救室里度过的

3年前,谭女士的公公因为肺癌去世。老人家生命最后几个月里,是在医院度过的,最后的时刻,连动都动不了。

最后一天晚上,谭女士的公公病情忽然恶化。医生把老人家推进抢救室前,询问了子女的意见,当时,谭女士他们知道事情不妙,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我婆婆坚决说要抢救到最后一刻。”谭女士说,后半夜里,公公一直待在抢救室里,直到次日凌晨5点,医生宣布公公去世的消息,婆婆当即就晕过去了。

“婆婆在公公的追悼会上一直哭,直到公公被火化都没有回过神来。”谭女士说,亲人弥留之际,家属选择抢救还是放弃,并没有好和不好的说法,“都是为了老人着想,站在不同的立场而已。”

病人抵触,专业人员缺乏 株洲临终关怀尚在起步阶段

面对弥留的亲人,到底是选择治疗还是放弃?并没有定论。如果可以,或许可以给他们一些适当的临终关怀。

所谓的临终关怀,主要专注患者逝世前的生活、精神需求,减轻其疾病症状和身心痛苦,让患者有质量、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旅程。目前,在三三一医院、人民医院、株洲智成医院(原湘氮职工医院)等医院,都设置了临终关怀服务,或是相应的临终关怀区。

在株洲智成医院,就有一个专门的临终关怀区。作为株洲人数最多的“善后”医院,这里如今住了200多位老人。而去年,已有百余位老人相继在此离世。医院王院长说,这里的老人仅有5%左右可以出院,其中还包括部分因家庭条件原因无力住院的。在临终关怀区,去年下半年,就有近70位老人病逝。

不过,临终关怀在株洲的开展并不顺利。香港房角石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孟秧芬,在与市中心医院的合作中,开启了义工与医护人员合作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模式。

然而,实际操作比孟秧芬想象的要困难。孟秧芬说,病人很抵触,临终关怀充满阻碍;另一方面, 从事临终关怀的人才奇缺,需要接受包括倾听艺术、哀伤辅导、肿瘤病状等专业培训,而在株洲,具备上述专业素养的临终关怀志愿者仅50余名。

声音:

“如果亲人没有希望好转了,还是不要用医疗手段强行续命,因为,他有可能在最后的生命中要忍受更多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有可能是他不愿意承受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的。”——沈女士

“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父母病情加重,你不想办法给他们治疗,邻居们会戳你脊梁骨的。”——谢女士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